苏州船菜:流淌千年的水上筵席,吴王开创宫廷船菜之风
船菜,顾名思义,就是在船上烹制、享用的宴席。
昔日的苏州河网密布,水运发达。船是唯一的出行方式。官员、富商、富贵宾客常携酒泛舟水上。于是,在船上吃饭就成了一道美味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流淌了千年的“水上盛宴”。
武王泛舟太湖,开创宫廷船菜之风
吃船菜不仅是美味,更是一种乐趣。
事实上,苏州在船上提供菜肴的历史由来已久。相传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。武王夫差与西施在太湖上乘龙舟宴,开创了宫廷船上上菜的风潮。石湖看月,徐江看日。 “尾舱内有炉灶,备有酒茶佳肴供客人点用。”试想,明月泛舟湖上,手中有酒,桌上有佳肴,身边有美女。这就是生活!
唐代,白居易任苏州刺史,招工疏浚河道,修筑白公堤。从此,山塘直通虎丘,游览虎丘就成为世代相传的经久不衰的民俗,也促进了苏州船菜的发展。
当然,船菜的兴盛也与苏州船女有关。古代苏州花船生意兴盛,船女多半能出入厨房。游客可以乘坐花船欣赏美丽的风景,品尝美味的食物,这是陆地餐厅难以享受到的。
2 明清时期,船菜更加流行并受到推崇
明清时期,苏州极其富裕,经济文化繁荣,船菜也盛行。当地商人经常在游轮上设宴,邀请“吴商”洽谈业务。文征明、唐伯虎等人都有品尝船上菜肴的故事。
当时,著名的山塘河集中了沙水船、轻船、快艇、游船、杂耍船、上游船等十余种。飞沙船、轻船、游船等都有“厨房”。绿园的一日两餐都是在船上吃的。
也正是在这个时期,苏州船菜逐渐形成了专门的菜系流派,并且日趋精致,形成了独特的口味特色。清代学者西溪山人在《吴门画舫录》中赞道:“吴门食单之美,乃舟中之最”。
3船菜,苏式精致生活的缩影
根据船的大小和可容纳乘客的数量,分为四椅、六椅和八椅。较大的游轮可容纳三个座位举行宴会,较小的游轮可容纳一个座位。船菜不需要炒、炒,而是通过蒸、炖、焖、煨等方法加工而成。
而且,它还有自己的一套不成文的精致流程。
传统的船餐通常由四对冷盘、两道炒菜、两道汤、五道主菜、点心和四个小碗组成。从冷菜、酒菜开始,然后是热炒菜,中间有小吃,最后是主菜,最后往往有鱼,以表达“吃饱有饱足”的感觉。 ”。太湖三白、烤银鱼干、凉荠菜、八宝鸭、荷叶蒸肉、西瓜鸡等都是当时著名的船菜。
陶文宇注重的不仅仅是菜品。陶文宇记录了一份船菜菜谱。单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其精致的风格。糕点有玫瑰松仁石榴糕、薄荷枣糕、蟠桃糕等。糕点有眉毛糕、水晶球糕等。主要菜肴叫竹园雨润、翠地春晓、星空、赤壁遗物等,这或许也是文人寻诗的问题。古代灾难性思想的源头之一。
民国时期,船菜开始在老百姓中流行起来,老百姓偶尔也会尝试一下。那时的船菜都是慢慢煮的,都是非常精致的小菜,经得起慢慢品味。当时的船菜无不体现了苏州人精致的“苏式”生活。
1935年石湖船菜丨顾公硕摄
船上宴会价格昂贵。据作者鲍天笑在《衣食住行百年变迁》一书中记载:“一日乘船、一餐,以及各种赏赐、开支等,全靠主人的赏赐。”小气的人至少也会给八块钱,有钱的人可以给一百多块钱。”当时,阊门、胥门等地河边停泊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花船,为客人扫墓、春游做准备,船上还提供便餐。
川甸,苏州船菜的亮点
苏州船菜是一桌船菜中不可缺少的点睛之笔。船上小吃选料精良,制作精美,味道极佳。它们小巧玲珑,兼具观赏美感和美食品味。可以说是苏州小吃中的阳春白雪。
船糕点一般分为粉红糕点和糕点糕点。糕点糕点多以米粉为原料,用天然植物色素着色,形状如花、草、鱼、虫、鸟、兽等。船单的甜馅有玫瑰花、豆沙、糖油、枣泥等,咸的有火腿、葱油、鸡肉等。一般动物品种用咸馅,植物品种用甜馅。单看造型,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。
船点的制作更注重厨师的“手艺”。各种武器的熟练运用和精湛的工艺,是畅游百丹世界的基础。可以说,串点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食物,而是更高层次的审美品味和生活品味。
如今,船只已不再是主要交通工具。虽然苏州的河里游船仍然不少,但大多是机动化的,噪音较大。除了欣赏美景,最多只能品茶。船上的苏州船菜不多!